Skip to content
首頁影劇評論亞洲影視「她者」的宿命《第三次求婚》影評——誰能拒絕當個活祭品?

「她者」的宿命《第三次求婚》影評——誰能拒絕當個活祭品?

「沒有什麼,比六月的雨更堅忍,
對那開花的樹,隱藏著思念的秘密;
沒有什麼,比六月的雨更狡黠,
看那路上踟躕的腳印,已被它悄悄地抹去⋯⋯」

《第三次求婚》講述一位 17 歲印尼女高中生悠妮(Yuni,Arawinda Kiran 飾)在面對未來、社會期待、宗教倫理、家庭價值等多重壓力下的成長故事,她酷愛紫色、學業優異,對生活與未來依然富有創造力與想像,但眼看同學一個個步入婚姻,悠妮會選擇遵循禮俗還是奔向自由?

第三次求婚Yuni 2021 - IMDb
Yuni,Arawinda Kiran 飾。圖/IMDb

本片由近年在國際上備受矚目的印尼導演卡蜜拉.安迪尼(Kamila Andini)執導,她選用鄉村女孩作為印尼少女的代表,用別具視野與氣質的角度發表她細膩的社會觀察,微觀又全面地窺見印尼女性的命運輪軸,更運用多層次的顏色、詩句、符號發展出不同維度的思辨,帶領觀眾看見好萊塢之外的亞洲伊斯蘭青春,並折射到自身。

究竟,受制於複雜社會使命的少女,會如何找到出路?

 

《第三次求婚》呈現印尼鄉村高中景況
《第三次求婚》呈現印尼鄉村高中景況

層層疊加的對立,盤根錯節的心理衝突

《第三次求婚》從第一顆鏡頭就破題,把敘事主導權交給介於衝突核心的悠妮,讓電影藉由悠妮的生活反映整個印尼,由「她者」面對的多重困境關懷社會。

現在與未來

主角悠妮是一個 17 歲的女高中生,就表層來看,第一個她所要面對的衝突來自「轉大人」的自我統合過程,這個階段的個體即將脫離家庭羽翼,需要規劃好一套計畫以因應未來,從而自問:「我是誰?我該做什麼?人生該何去何從?」,又,為了一一符合父母、社會或師長的期望,青少年很有可能陷入角色混亂的危機、迷失未來方向(註1)

就像悠妮多次在電影裡回答「不知道」來回應她正經歷的心理困境,她並非不負責任才如此答覆,而是在各種倫理價值的多方夾擊下,明顯已不是 17 歲所能承受,也藉此凸顯印尼社會對年輕女性的複雜期望,為後續故事樹立了有理有據的核心概念。

禮俗與自由

於是,我們看見婚姻在這個伊斯蘭國度的地位——「結婚是喜事,我們不該拒絕一件喜事不是嗎?」,又如《詩經》有云:「之子于歸,宜其室家」,女性一旦到了適婚年齡就該放棄自由、放棄求學、放棄自我,接受宿命(Fate)步入婚姻的殿堂,好讓神靈為大家庭消災降福。而即使夫家在提親時一再強調婚後的生活彈性,現實中能脫離日常瑣事的機率近乎為零,婦女只能放棄夢想,宛如體制下活祭品。

就此,扣回了電影的中文譯名「求婚」,陸續到來的提親讓還在就學的悠妮開始意識到另一個社會角色(Social Role)的威脅,整體社會氛圍對結婚的重視,讓她可能得放棄學業與自由意志,下半輩子都成為個性自大、有點年紀、沒有感情基礎的夫家附庸,電影中更透過第二位求婚者,顯示出女性在印尼社會架構下,僅是可以透過金錢來兌換、用來抵抗厄運的商品,完全抹去了能動性(Agency,註2)。

保守與開放

有一種可能,是社會上保守的風氣與接觸資訊的程度有關,但顯然,印尼社會在這一方面,更像是在時代轉型中被遺落的一塊拼圖。就導演的觀察,故事背景設定在西爪哇萬丹省(Banten)鄉村地區的《第三次求婚》,能夠輕易取得智慧型手機與網路,學習相對開放的西方資訊對當地青年來說並非難事,於是,價值觀之間互相碰撞,尤其反映在對性的好奇上——保守的風氣綁不住青春期的情竇初開,又或者說,偷嚐禁果何嘗不是被約束已久的一種反噬?

這一層面的對立同樣也透過悠妮的日常反映出來——女孩們穿戴頭巾(Hijabs)在草地上放肆談論自慰、性行為等禁忌話題,隱晦地用衣著和語言的相互矛盾,引出悠妮(與其他女性)被社會價值附加的角色衝突;政府用「貞節測驗」試圖抵抗這股思想浪潮的行為,更格外荒謬與諷刺。這種卡在不同價值觀中間的意象,在悠妮與朋友幫彼此梳化、在隱匿之處拍攝社群影像的段落中亦能瞥見,點出悠妮正試圖把握有限度的自由,同時也渴望更多。

果敢與沉穩

此一對自由的嚮往,將進一步延伸至親密關係的互動,帶出又一層對立,暗示了悠妮唯一的一段青春期戀愛是一團永遠點不燃的火苗,因為學弟(Yoga,Kevin Ardillova 飾)——即使他在電影中代表的已經不是最具陽剛氣質的那一方,他仍然屬於父權體制(Patriarchy)下的既得利益者——難以體會悠妮所要承受的選擇重量,純真的愛慕接不住崩沱大雨般的崩潰。悠妮與學弟之間的情愫加強了《第三次求婚》悲劇感,悠妮所代表的是瓦解體制的一邊,學弟則情願默默承受,最終只能勞燕分飛,徒留一聲殘忍又短促的青春悲鳴。

 

第三次求婚 劇照 1 Arawinda Kirana and Asmara Abigail in Yuni 2021

跳不出來的舊時代女性

與學弟同屬一派、選擇沉默的當地人民自然不在少數,就以悠妮的困境為例,假設拒絕提親,學業上也可能被處處刁難;假設想探索慾望,伊斯蘭教義甚至會殃及生命安全,還不如安於現狀,「就像一艘沒有羅盤的船,飄蕩在渺茫浩瀚的『生命之海』上,順流而駛,隨風而適。」(註3)篤信當一個好媳婦是福音的世界觀。

針對不同的選擇,《第三次求婚》並未以非黑即白的方式概括,而以溫柔的鏡頭語言,表達倫理價值與獨立解放之間難分難捨的轉型過程,將同理與尊敬置入印尼鄉村,在悠妮、母親與奶奶之間展現了一種既輕快和諧,又令人心疼的期許與羈絆。

除此之外,《第三次求婚》也關心了備受父權壓榨的另一受害族群,並藉達馬老師(Damar,Dimas Aditya 飾)這個角色展現服從世俗的另一個選擇,就此,婚姻不只是家業興旺的象徵,對某些群體來說更是一生的救贖,先抓住了或許才有一點偷偷對抗傳統的勇氣。

 

第三次求婚 劇照 3 Arawinda Kirana in Yuni 2021

不尋常的紫色狂熱及六月雨

《第三次求婚》借助悠妮的力量闡述一段印尼女性成長故事,關於她的不凡,其實早有預兆。回到第一顆鏡頭,從內著、髮飾、安全帽,到後來的髮片、玩具、婚紗,濃艷的紫色跟著故事的緊張感逐漸疊加,直到佈滿大銀幕,然而,悠妮深深迷戀的紫色,在印尼卻有寡婦的象徵,而不是普遍文化所認知的高貴、權力或不朽,凸顯了悠妮不安於現狀的理想——就算不符合主流期待,仍然鍾情所愛,扣合了悠妮亟欲追求自由獨立的價值觀,藉顏色為角色性格再添深度。

遍佈在電影裡的紫,亦讓《第三次求婚》在社會紀實之外產生高度藝術性,更不用說,一首印尼詩人沙巴迪・佐科・達默儂(Sapardi Djoko Damono,1940 至 2020)的《六月的雨》(Hujan Bulan Juni)貫穿了全片,隱晦傳達悠妮的情感變化,也用詩詞提醒觀眾,這依然是一部唯美的青春故事,只是反常的「六月雨」註定讓它悽婉如曇花一現。(註記4)

 

《第三次求婚》藉影像連結第三世界

透過電影,我們觀察與理解不同國家與民族間的人權發展,看見面對同樣問題時的不同選擇,回到自身,自詡走得較快的台灣人也能從中同理,珍視得來不易的自由與保障。

《第三次求婚》並非一部在議題上求新求變的影像詩,其所要探討可能在西方影視中已論及下一步的挑戰,但在世界大都市之一的雅加達,女性權益的發展與成長史卻是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,著眼於此,著實令人動容。故事看似簡單,實際上對女性處境進行了微妙的披露,深入當地、充滿暗喻,立體地描繪印尼龐雜的社會結構,讓旁人也能從內而外感同身受,溫柔地書寫一則獻給受困於父權之人的心靈啟示錄。

 


科普時間:印尼《婚姻法》的問題與進化

有關《第三次求婚》中針對「不合理婚姻與適婚年齡」的探討,另在此作補充。

以台灣為例——依民法第九百八十條規定,男女未滿18歲者,不得結婚;而印尼則依照 1973 年 12 月 1 日頒佈的《婚姻法》(Law on Marriage),規定結婚年齡為男生 19 歲以上、女生 16 歲以上,實行一夫一妻制,並禁止童婚和近親結婚。但,如果按照個人宗教信仰完婚的話,則可不受法律對於年齡的限制,無論年齡多小,皆可以「報答恩情、命運安排」等理由,建立合法的婚姻關係。

也就是說,除了《第三次求婚》裡呈現出婚姻抹煞青年發展的不合理現象之外,印尼社會還存在打擊兒童人權的童婚問題,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(UNICEF)的數據,有 14% 的印尼女性在 18 歲以前完婚,1% 的女童在 15 歲前結婚,平均每天有超過 3,500 名印尼女童完婚,「印尼的童婚率是世界第七、東南亞第二嚴重的『緊急』狀態」——婦女賦權和兒童保護部(PPPA)性別平等代表羅斯蘭(Lenny N. Rosalin)。

更不用說童婚提高了產婦致死率、勞動剝削、性暴力與家暴的風險,但促進修法的過程中也不能忘卻伊斯蘭教追隨者的權益,「任何代法令政府條例(Perppu)都必須基於『建國五項原則(Pancasila)』的宗教至上來制定,否則我們將強烈反對」伊斯蘭學者理事會(Indonesian Ulema Council,MUI)表示。

簡而言之,要找回女性在婚姻乃至於整個印尼社會中的自主權,可說是困難重重,從風俗民情、法理、宗教,一個都不放過。幸好,2019 年印尼國會不分黨派,決定修改《婚姻法》,將女性最低法定結婚年齡提高至 19 歲,為維護人權與性別平等之路闢出一道曙光。

 

資料來源:


註釋1:艾瑞克森(Erik H. Erikson)心理社會發展理論(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),又稱人格發展論。該理論將人的一生分為 8 個社會心理發展階段,每個人在各個階段中會面對不同挑戰,而使人格發展。本文所提及的部分為青春期(13 至 19 歲)的挑戰。(回到文章)

註釋2:能動性(Agency)在此在意的是,個體如何突破體制的限制,展開抗拒權力的行動,參考自:游美惠,《性別教育小詞庫》(巨流出版,2014 年)(回到文章)

註釋3:艾雯,〈生活的羅盤〉,《中央日報・婦女與家庭週刊》(1954 年 12 月 8 日),收錄於《生活小品》(國華出版,1955 年),頁 120 至 123。(回到文章)

註釋4:每年 11 月至 3 月為印尼雨季。6 月下雨不僅反常,更暗示了悠妮的選擇,同時也扣回繚繞在故事裡的詩《六月的雨》。(回到文章)


延伸閱讀:

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,歡迎拍手按讚 5 下鼓勵 VVN LENS 持續創作 👏🏻
到 Instagram 追蹤我
與 VVN LENS 合作、邀約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