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Droll thing life is – that mysterious arrangement of merciless logic for a futile purpose. The most you can hope from it is some knowledge of yourself — that comes too late – a crop of inextinguishable regrets.”——康拉德《黑暗之心》
《所有的美麗與血淚》電影簡介
Nan Goldin,南戈丁,攝影師,行動主義者。她的美麗與血淚:終將化為療癒、信念、認同與永恆的愛。
美國一代私攝影巨擘、藝術家、行動主義者南・戈丁(Nan Goldin),她的人生就是一場面對疼痛的衝撞。11歲時,姊姊自殺驟逝,爾後南戈丁選擇離家,開始了她反抗體制的放逐生活,同時也踏入攝影的世界。
次文化與社運意識在70年代相互擁抱,圍繞在性、毒品、暴力、酷兒、派對的南戈丁也在這之中找到歸屬。儘管作品曾受主流質疑,她仍不斷交出革命性的巨作。
然而在2014年,南戈丁因手腕受傷,於治療期間服用了醫囑開立的止痛藥,而導致嚴重上癮,才發現這場災難的源頭,竟是出自與藝術產業緊密相連的薩克勒家族(Sackler Family)所屬藥廠,於是帶頭發起,奮勇抵抗這場造成美國鴉片類藥物氾濫的慘痛傷害。
2022 威尼斯影展 最高榮譽金獅獎
強勢問鼎 2023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
《所有的美麗與血淚》短評/筆記
- 《所有的美麗與血淚》(All the Beauty and the Bloodshed,2022)無疑是自帶衝擊也具有十足渲染力的,從南戈丁的私密經歷出發,嚴厲指控覆蓋在表面之下的真實,揭發了富豪一貫的做作手段——捐獻/投資藝術品以粉飾謀利方式——一次看見了人性的惡臭與堅韌,頗為震撼。
- 可惜的是,《所有的美麗與血淚》在記敘南戈丁的藝術生涯與投身類鴉片藥案兩條主線之間略顯發散,後者固然是大幅影響前者的夢魘,也是戈丁創作與行動主義精神的延續,但從紀錄片中,採訪、跟拍、幻燈片比重的失衡,令訊息浮躁不安。好比說,《性依賴敘事曲》(The Ballad of Sexual Dependency,1986)與 P.A.I.N. 集團即使同樣以戈丁為核心,步步展現社會關懷,然而隨著相片不斷抽換,攝影與策劃社運的脈絡也被打散;兩件事分開來說是不是都能挖得更深,不是非得共同展延呢?
- 《所有的美麗與血淚》作為一部紀錄片,形式上相較是傳統與保守的,從上述的觀點來看,個人認為即是題材大於電影的影像作品。但即使如此斷言,挾帶著政治意識的《所有的美麗與血淚》依然有其社會意義,更加精彩的,依然是南戈丁轟轟烈烈的人生。
3/10 撼動獻映
P.S. 70、80 年代的獨特、自由、奔放伴著南戈丁的攝影作品真是魅力無窮。
“Why does everybody think I’m so wild? I’m not wild. I happen to stumble onto wildness. It gets in my path.”——Cookie Mueller,美國女演員、南戈丁的摯友。
《所有的美麗與血淚》電影預告
《所有的美麗與血淚》電影資訊
All the Beauty and the Bloodshed
延伸推薦
【搶先看】《冬日男孩》電影心得:我們與悲傷共存的方式
【院線電影】探索冰島《神選之地》——但神真的選了你嗎?
搶先看|《因為愛你》原著傳記《尋愛小說家:海史密斯》電影心得
【院線搶先看】甜而不膩《桃子樹的最後豐收》,共舞一封獻給土地的情書
《伊尼舍林的女妖》影評:笑著舔舐悲劇的糖衣,苦味橫溢
院線搶先看|奧地利版《史賓賽》?《束縛》盡顯茜茜皇后華麗蒼涼的終章
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,歡迎拍手按讚 5 下鼓勵 VVN LENS 持續創作 👏🏻
・到 Instagram 追蹤我
・與 VVN LENS 合作、邀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