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首頁影劇評論《當男人戀愛時》:台語=低俗?淺談影視語言與價值觀之塑造

《當男人戀愛時》:台語=低俗?淺談影視語言與價值觀之塑造

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1 年 11 月 29 日

一推岀即造成轟動的《當男人戀愛時》,翻拍自韓國電影《不標準情人》,融合「台式美學」創造出與原作有別的觀影樂趣,選角精準、劇情芭樂又深入人心,上映至今也創下9天破億的驚人紀錄。

不過基於影評眾多,精彩看點、改編巧思、角色分析都已經有許多深入探討,所以本篇將以不同角度切入,談談我對於國片在「語言與價值觀塑造」的不專業想法~

以下觀後感微雷,介意者建議斟酌觀看!另外,本篇心得非常主觀,如果你有不同想法,也歡迎在留言區和平討論分享????

 

 

 

▎台灣文化=宮廟流氓鄉土味?

為了要精準刻畫「小姐與流氓」的戲碼,並同時做出差異化,導演選擇用台灣比較鄉下在地、平凡小民的生活來呈現。我喜歡阿成用力啃甘蔗時,把早期台灣人「愛拚才會贏」的精神狠狠咬住,也很愛棒棒冰勾勒出某一輩共有的純樸回憶。

《當男人戀愛時》

不過,當大部分國片都選擇從「鄉土」文化著手,對於沒有共同成長背景,或並不了解台灣文化全貌的人,會不會反而是種侷限?台灣社會如此多元化的特性,又該怎麼被呈現?

 

▎流氓=滿口閩南語花襯衫?

再來要談到閩南語在這整個社會價值下的定位。(這邊不以台語概稱,因為我認為台語亦包含客家話、原住民語等)過去,許多影視作品在詮釋上,總是讓黑道流氓等角色「閩南語很溜」,讓一般人對這個語言抱有「粗魯低俗江湖味」的刻板印象。甚至當大部分人想到比較狗血芭樂的劇情時,都會覺得「這些就是要用閩南語呈現!」

因為閩南語比較俗嗎?因為這些社會階級較低的角色就該說閩南語嗎?
但為什麼語言又該被賦予特定的標籤呢?

《當男人戀愛時》

 

所以,當阿成一群人操著一口流利的閩南語,不免讓人覺得曾經試圖撕除的標籤又重新被貼回來,而且以塑造「流氓」這類的角色個性來說,加入閩南語元素也過於簡單了。

當然,對於閩南文化的印象,與個人生長環境有高度相關,有經歷過「禁說母語」政策的人們,對閩南語不好的印象可能會更加深刻,不過如果是像我這一代(八零尾)或許反而會對這個較為生疏的語言,有種截然不同的感受。

 

總結

整體來說,我仍然很喜歡《當男人戀愛時》在情感上的琢磨與鋪墊(或許有一部份要歸功於原劇本,韓國電影真的很懂要怎麼逼觀眾哭),因此,我想說的僅是,語言不該被特定的刻板印象綁架,就像法文≠浪漫,英文≠進步的道理一樣(不過這些標籤人殊意異,它們是否有貴賤之分,又是更後設的認知)期待藉由這部電影拋磚引玉,讓台灣影視未來在呈現所謂「台灣文化」時,能夠突破更多面向。

電影與日常的距離,到底有多遠呢?

《當男人戀愛時》

 

延伸推薦:

消失的羅妹號——公視史詩大戲《斯卡羅》,帶你找回1867的歷史真相

【2021下半年台劇介紹】陀螺技藝「懸倒拉」拋出一世家庭難題 漫改大作《神之鄉》道盡傳承的愛與恨

《愛.殺》周美玲:大尺度前衛突破,帶我們從黑暗中得到救贖

 

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,可以
追蹤我的 Instagram:vvnlens.com_
.或往下滑幫我拍手五下,只要花30秒登入FB或Google,不用花任何錢就能支持我繼續創作!
讓我們一起交流更多好片,從中找回療癒與平靜吧
Sip a cup of coffee, and have a nice day ☕️????

????????????????????????你的小小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,謝謝你!????????????????????????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