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首頁好書推薦心靈人文艾倫狄波頓《旅行的藝術》:3重點探尋旅行意義,不出門也能像出遊!

艾倫狄波頓《旅行的藝術》:3重點探尋旅行意義,不出門也能像出遊!

Tags:

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2 年 6 月 23 日

旅行對你而言,是放鬆、炫耀還是逃避?
花大錢出遊繞了一圈,卻帶回更多的疲憊與抱怨?

 

《旅行的藝術》內容簡介

《旅行的藝術》是英倫才子艾倫.狄波頓於2002年的作品,繼《擁抱似水年華》、《愛上浪漫》之後,再度風靡英美、席捲全球,出版十八年來歷久彌新,帶領我們踏上征途,領略文學與哲學的奇幻旅程。

  • 由9名歷史名人作為嚮導,深度分享旅行洞見,絕非景點與美食之引薦
  • 用哲學角度,深入淺出地剖析旅行隱藏的意義,帶我們重新定義生活、尋找自我
  • 暢遊阿姆斯特丹、馬德里到西奈沙漠,為你的煩悶生活注入一股活水!

故事由五部曲結合而成,分別探討出發、動機、風景、藝術、歸附的起心動念,並透過作者、嚮導與旅人(你)的眼,進行視角與觀點的不斷切換,是本輕鬆奇幻,能細膩填補讀者內心空虛的神奇之作。

「原以為世界是一本書,但其實自己也是一本書,只是尚未透過旅行發現。」

 


以下節錄《旅行的藝術》三重點:

▎出發—旅行的過程比目的更加重要

旅行最美好的往往是出發前充滿期待的時候,不過,如果一味專注於抵達目的地,就會讓過程變得像是在犧牲忍耐,讓整趟旅遊分數不斷遞減,最後帶著滿身疲倦回來。

作者艾倫曾為朝九晚五的倫敦上班族時,每天對於國外藍天白雲都充滿憧憬,卻在真正踏上旅程之後,發現目的地天氣之酷熱,還不如待在自己房間愉快。

因此,我們應該試著享受過程中發生的一切,體驗「旅行的臨界空間」帶來的樂趣,比如說排隊等登機時可以欣賞來往的人潮,或長途通勤時與自己的內心對話交流,透過流動的空間突破思考框架,藉此激發靈感、享受旅行。

 


▎動機—旅行不只是看外在風景,更重要的是找到內在渴望

我們常因為美食或風景而選定旅行目的地,卻鮮少反思真正想出發的動機,找出內在真正的需求,才能在旅行或日常中找到解方。

三種渴望:

  • 感官刺激
    長久待在固定環境,會產生生活及審美疲勞,就像法國學者巴斯卡在《沈思錄》所言:「人不快樂的唯一原因就是,不知如何靜靜地待在自己的房間。」因此,當你累積一定程度的疲憊,就會追尋感官刺激帶來新的樂趣。
  • 追尋自我
    自我追尋一直是人生中很重要卻最難解的課題,也是許多人選擇出遊的原因之一,其實,「旅行地點的選擇」會反映你內心真正的需求,比如說你覺得法國很浪漫很想去看看,可能表示渴望安慰;選擇去欣賞梵谷的畫,可能表示你的內心有一塊痛苦的角落需要被悉心照顧。
  • 獲得認可
    如果你在旅行中,是特別喜歡打卡,分享自己豐富的遊歷的人,你的內心或許特別渴望獲得「他人的認可」,就會希望能透過某種身份地位的建立來達到這個目標。

 


▎歸附—出門旅行很好,不出門旅行更好

現代地理學之父洪博:「行遍南美,耗費多時壯遊。」
v.s.
法國作家德梅斯特:「斗室之旅,在自己的房間內旅行。」

  • 旅行其實是心境的轉變,提醒我們珍惜現有的一切
  • 用「旅人的視角」欣賞自己的一天,就不會覺得日子很無趣,把自己的心靈帶往無框架、無時無刻都在旅遊的邊界

「如果我們可以將一種遊山玩水的心情帶入我們的居所,那麼我們或許會發現,這些地方的有趣程度不亞於洪博的南美之旅中,所經過的高山和蝴蝶漫舞的叢林。」

看完之後,你現在最想去哪裡玩呢?
你覺得背後有什麼可能的原因?


書名:旅行的藝術
作者:艾倫.狄波頓 Alain de Botton
出版社:先覺出版

  • 推薦指數:4/5
  • 易讀指數:4.5/5
  • 有趣指數:4/5
  • 省思指數:4/5

(此為簡體版,繁體版已絕版)

 


你可能也想看:

《內疚清理練習》:專業8種內疚清理法,陪你梳理內心掙扎,找回內在自由!

外貌不出眾易吃虧?《憑什麼相信你》:掌握8大影響力特質,提高自身話語權!

 

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,可以
追蹤我的 Instagram:vvnlens.com_
.或往下滑幫我拍手五下,只要花30秒登入FB或Google,不用花任何錢就能支持我繼續創作哦!
讓我們一起交流更多好書,從中找回療癒與平靜吧
Sip a cup of coffee, and have a nice day ☕️????

????????????????????????你的小小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,謝謝你!????????????????????????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